2022-11-07 20:57:40
11月5日召开的国家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,发言人对某些地方疫情防控出现的过度防控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,指出今后的疫情防控不仅仅要坚持动态清零的总原则不变,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工作生活,要求以最小的代价,最低的成本来控制疫情发展,对有些地区对疫情防控政策层层加码、处理疫情简单化、一刀切、随意采取静默措施,无差别封控给与了批评,并要求立即纠正错误的过度防控措施,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,对再出现这些问题的地方要采取问责处理。
近段时间以来,很多地方疫情又出现反复,某市几十万人的大型企业出现疫情后,地方上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,对全市各区和全部居民小区进行了封控,整个城市按静默管理,全市居民待在家里不能出门,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,尤其是现在灵活就业的人员占很大比例,一旦不工作立马就没有了收入来源,手停口停,小商小贩和个体私营经营户,一旦停业时间较长,没有资金流动周转,很可能倒闭破产,一个人没有收入就影响到一个家庭,如果家里面几个人都没有了收入,那整个家庭马上就要陷入困境。国有的、大型的企业虽然抗风险能力较强,但它们也处在产业链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上,停产停工以后对上下游关联企业,对整个地区和区域经济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,一个城市进入静默封控,往往影响到一个省、甚至周边省市,因为现在的产业链供应链基本都是全国布局的,很少有企业是在一个城市里面能做到自给自足的,而且企业里面工作的员工现在也是来自五湖四海,不一定都是本市本区的。
现在有些地方在遇到疫情传播时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封了事,发现阳性的小区要封,没有阳性的小区也要封,全区甚至全市封路、封地铁公交,群众都足不出户,无法工作,退休的人员虽然收入受影响不大,但也会遇到看病、就医、买药不方便的问题,国有企业的员工影响不大,但民营企业私营公司私人店铺的打班族不上班基本就没有工资,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也是没有了收入,像送外卖的,送快递的,开网约车的,各类社会服务行业的,建筑农民工,都会没有收入来源,而他们中很多人还有房贷、车贷、消费贷、经营贷要偿还,城市静下来、停下来、慢下来,但房贷、车贷、消费贷、经营贷停不下来,最终还是要解决处理。
城市封控范围过大了以后,这么多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也会让政府部门压力山大,大规模的物资从采购、储存、运输、分发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,消耗城市大量的人财物资源,城市静默管理以后,所有公司企业由于停工停产税收肯定大幅下降,地方收入下降而同时支出上升,时间长了财政也负担不起,加上封控期间全市每天市民的免费核酸检测,费用开支太过庞大,疫情已经存在了三年,再有钱的地方也不能长期负担。等疫情控制住了以后,公司企业已经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,包括周边地区虽然没有疫情,没有封控,但由于周边城市的疫情封控导致了人员流动、产品生产和运输流通都受到影响,企业和个人也要遭受到一定的损失,出现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现象,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已经不是一个城市自己的事情,它的波及范围很大,需要考虑更大范围的影响问题。
现在国家层面出手定调,一锤定音,彻底纠正有些地方的过度防疫的问题,让各级地方在疫情防控时期,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,尽可能做到精准防控,缩小封控的范围,减少防控措施对整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影响,发现阳性的人员,只要封控单元楼道即可,不需要整个小区甚至大区域封控,也就是要做到管住极少数人,放开大多数人,这样城市所有的功能都能得到恢复,地方部门也能用比较小的资源来控制疫情,缓解了地方财政上的压力,把疫情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,没有发现的区域按平时一样正常运行,这样老百姓都会增加战胜疫情的信心,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经济运行就不会出现断点、堵点,经济损失将大幅减少。
高层定调后,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积极整改,逐步取消不合理的、过度的防疫措施,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彻底战胜疫情,回归到三年前没有疫情的社会状态!